2025年7月22日,汽车产业迎来一则重磅消息:三菱正式宣布完全退出中国汽车相关生产业务。这一决定,如同巨石投入平静湖面,激起千层浪,也勾起人们对三菱与中国汽车产业过往渊源的回忆。
回溯到十几年前,中国车市正值起步的艰难阶段。那时的国产车,在技术积累、生产设备等方面严重匮乏,别说打造自主研发的发动机,就连像样的生产线都难以凑齐。在这困境之中,三菱伸出援手,它不仅向国产车企出售发动机,还分享造发动机的技术,其中三菱的4G系列发动机更是成为众多国产车的“心脏”,为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。毫不夸张地说,在国产车发展初期,三菱扮演着极为关键的角色,撑起了大半个国产车企的江山。
曾几何时,搭载三菱发动机的国产车随处可见。
比亚迪F3作为比亚迪自主设计的第一款上市车型,2005年量产下线,排量为1.6L,采用DA4G18发动机,凭借其低价策略冲击同等级合资品牌的细分市场。
在后续发展中,比亚迪F3不断迭代,2010款首次全系搭载1.5L的BYD473QB全铝发动机,而在此之前,它也与三菱发动机有着不解之缘,例如部分车型曾搭载三菱4G18发动机 ,在2009年、2010年,连续两年蝉联中国年度单一车型销量冠军。
比亚迪S6是比亚迪推出的首款SUV,2011 - 2013款部分车型的2.4L发动机均来自三菱4G69发动机,这款车凭借宽大的车体、丰富的配置,上市后获得不少关注,标志着比亚迪完成了在轿车、MPV、SUV三大阵营的布局。
哈弗H3是一款拥有5门10座SUV、5门5座SUV、5门7座SUV多种座位布局选择,具备前置后驱与前置四驱驱动形式的车型。2012款锐意版的它,有着2.0L豪华型、2.0L导航版等不同配置版本。在动力上,2012款车型有2.0L自然吸气发动机以及2.5TCI柴油发动机可选,其中2.0L发动机就有部分来自三菱。
哈弗H6更是长城汽车旗下的明星产品,2011年上市时搭载三菱2.0L自然吸气发动机和自主研发的2.0T绿静柴油发动机,凭借扎实的用料、实用的空间,上市数月销量便过万。此后历经多次换代升级,不断优化安全性和动力性,成为中国品牌第一个产量超100万辆的SUV车型,截至2023年8月27日,其全球市场总销量突破400万辆。
吉利帝豪,作为家用轿车市场的常客,一些车型搭载三菱4G15发动机。凭借稳定的性能、亲民的价格以及不错的燃油经济性,受到众多家庭消费者的青睐,成为吉利汽车销量的重要支柱之一,助力吉利在轿车市场站稳脚跟。
海马海福星,有4G15/18等不同发动机配置可选,它以经济实用为卖点,满足了很多普通家庭日常出行需求,在紧凑级家用车市场有一定的市场份额。
奇瑞瑞虎5,部分车型配备4G20/4T15发动机。作为奇瑞在SUV领域的重要布局产品,它具备良好的通过性和空间实用性,外观设计大气稳重,无论是城市通勤还是偶尔的郊外出行都能胜任。
奇瑞风云2和旗云3也搭载过三菱4G15发动机,风云2以其时尚的外观、较低的油耗,成为很多年轻消费者的第一辆车选择;旗云3则凭借宽敞的空间、稳定的质量,在入门级家用轿车市场收获了不少用户。
菱悦V3搭载4A91发动机,它以出色的操控性能和较高的性价比著称,在小型车市场中独具特色,深受一些追求驾驶乐趣和经济实惠的消费者喜爱。
东南菱帅部分车型采用4G18发动机,它继承了三菱汽车的技术优势,在稳定性和耐用性方面表现出色,曾经也是街头巷尾常见的车型之一。
陆风X7部分车型搭载4G63发动机,外观设计硬朗大气,动力性能在同级别车型中有一定优势,满足了部分消费者对硬派SUV的需求。
猎豹黑金刚采用4G64发动机,凭借强大的越野性能和可靠性,在越野车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,无论是在复杂的路况还是野外作业场景,都能展现出其独特的优势。
长城嘉誉有4G15/18发动机配置,作为一款MPV车型,它拥有宽敞舒适的内部空间,能够满足家庭多人出行以及一些商务接待的需求。
东风风行部分车型搭载4G63/4A91发动机,涵盖了MPV和SUV等多种车型,以丰富的产品线、经济实用的特点,在市场上赢得了不少用户。
这些曾经搭载三菱发动机的国产车,凭借三菱发动机耐用、省油的特性逐渐打开市场,成为街头出租车、工地面包车以及老百姓攒钱购买的第一台车的常见选择。然而,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,近年来国内汽车市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,主旋律变成了电车。随着新能源技术的飞速发展,造车的核心不再仅仅依赖发动机,再加上各种补贴和优待政策的推动,大多数国内车企纷纷转投新能源汽车领域。三菱发动机尽管依旧具备耐造、稳定、可靠的优点,但在新能源浪潮的冲击下,已无法满足当下国内市场的需求,三菱最终遗憾退场。
三菱的退出,是一个时代的落幕,也是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见证。它见证了中国汽车产业从依赖外资技术艰难起步,到如今在新能源领域实现弯道超车、自主崛起的全过程。未来,中国汽车产业将在新能源和智能化的道路上继续大步前行,创造更多属于自己的辉煌 。
校对 任盈
专业炒股配资门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